如果有人要跟你「借用」銀行帳戶,你會答應嗎?
台灣每一天詐騙財損高達3億5千萬元,儘管新聞常報導詐騙集團如何利用車手與人頭帳戶讓受害者討錢無門,政府亦時刻宣導不要隨便交出個人存摺、印章、提款卡,但去年(2024)經通報的「警示帳戶」就逼近15萬個,而這些交出帳戶的人平均年齡僅30.2歲。
為什麼這群年輕人會輕易交付自己的帳戶?根據司法現場實務,有些人是出於金錢需求,以8千~3萬元不等賣出帳戶,有人則是在求職或借貸時,一時錯信而被騙走帳戶。
這集,聽前新北地檢署檢察官李秉錡辦案多年分享,哪些話術其實在騙你的戶頭?不管是自願或被迫,一旦將自己的帳戶交給詐團,可能會犯什麼罪?而由警察機關裁處、為期5年的「告誡書」處分又會帶來哪些影響?
來賓|前新北地檢署檢察官李秉錡
製作團隊|李雪莉、藍婉甄、陳思樺
攝影|鄭宇辰
📍延伸閱讀:
【人設、話術、捲款潛逃,破解詐騙三階段,吸金犯如何利用「黃金護照」另開人生?】https://bit.ly/3GCMpMU
【偏門工作好吃驚?從檢察官和領錢車手的對話,看我們和詐欺犯罪的距離】http://bit.ly/42oGfJ2
【一宗集體拘禁虐待血案,揭露進化版的跨國投資詐騙如何在台運作】https://bit.ly/42CyxK4
💰在報導者官網贊助我們:https://pse.is/5953dg
如果使用SoundOn和Firststory平台,你也可以點擊單集內按鈕贊助我們。
👉追蹤《報導者》Podcast IG:twreporter_podcast
✉信箱:podcast@twreporter.org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En liten tjänst av I'm With Friends. Finns även på engels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