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近幾年的國際媒體報導可以觀察到,印度大概是最常拿出來檢討性別議題的國家了。尤其在 2012 年印度德里公車發生的輪暴事件之後,這個趨勢就越來越明顯。
只是,儘管許多刊登印度性侵新聞的是擁護女性權益的自由派媒體,這種媒體趨勢卻慢慢開始受到質疑和批評。 有評論者認為,國際媒體報導印度性侵案的方式是一種淺薄的刻板印象——把性侵的原因歸因到印度根深柢固的父權文化——而忽略了印度性暴力事件的真實成因和態樣。另一方面,這也可能常會隱約和一些反對女性主義的力量合謀,並對西方社會的女性權益有害。
譬如當美國本地也發生了對女性的殘忍性暴力案件時,這些美國的男性加害人犯案動機背後一樣透露出非常類似的父權思想,卻從來不曾被媒體描繪為美國社會文化本質所造成,而更常被檢討個人心理或精神狀況的異常。它忽略了性暴力背後的厭女父權想法,這無論在哪一個國家都還是十分常見。
媒體把印度性侵的問題完全歸責於印度傳統文化,會簡化了這個問題的複雜性。媒體本質主義式的報導方式,也不只在印度的案例裡,也許在所有跨文化的報導和呈現裡面,這都是我們需要注意的問題。
本集重點:
03:04 女權別吵:我們國家已經很平等了,看看人家印度
09:22 性暴力新聞:為了女性權益或是點擊率
11:00 印度的怒火:國際媒體的選擇性報導
16:04 問題不在印度文化本質?
19:16 本質主義的報導
【本集節目是由鏡好聽製作播出的《性別好好玩》第二季】
每雙週三上線全新一集
開啟小鈴鐺、按下追蹤,持續關注最新節目
製作人:羅筱薔
錄音師:劉寶苓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訂閱《鏡好聽》並下載 APP 收聽,只給你最好的聲音。
| 立即訂閱:https://www.mirrorvoice.com.tw/mirrorvoice-plus
| 免費下載 APP:https://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 Facebook:https://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mirror_voice
|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voiceservice@mirrormedia.mg
En liten tjänst av I'm With Friends. Finns även på engels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