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厂门口》加更中,欢迎蹲更~
延续上一期的“药厂餐厅”比喻,本期我们把话题聊得更实——
误解怎么来的?需求谁来扛?搭档靠不靠谱?
当项目“临时加菜”,有人补锅,有人拍桌,有人……无能狂怒 👀
📌 本期嘉宾:
- Daniel |临床研发负责人 Clinical Development Lead (MD,PhD)
- Mia |统计师 Biostatistician(统计PhD)
- Sophie|统计程序员 Statistical Programmer(统计MS)
🕰 精彩片段导航|支持跳转的平台可点击时间戳直达:
- 01:00 |你以为的我 vs. 实际的我
程序员是工具人?统计师只审报表?医生靠“感觉”拍板?我们现场拆解这些刻板印象。 - 04:34|程序员破圈时刻:第一次在会上提方案是种什么体验?
本来只是来旁听会议,一开口却成了打破僵局的关键。 - 12:05|统计视角的拉扯战:疗效?还是Bias?
数据告诉我们要谨慎,但决策压力下,统计建议常常被“参考”。 - 20:20|医生开天眼?疗效的“第六感”能信吗?
双盲试验中,医生真的毫无感知?长期临床经验,往往藏着微妙的“线索”。 - 23:45|临时加菜警告⚠️ 谁来扛住突发需求?
“能不能尽快给个结果”来了怎么办?统计师×程序员如何守住质量底线。 - 39:12|理想搭档图鉴:懂拒绝的统计师 × 不怕加班的程序员
不是“脾气好”才靠谱,是关键时刻能站出来扛事、也敢说“不”。 - 43:40|听友来信:重复、迷茫、被AI取代?SP是不是干不长了?
工作重复、方向迷茫、AI焦虑?也许成长从自定义价值开始。
📱 联系我们 & 加入听友群:
- 🍠 小红书:PharmaLobby
- 💬 微信号:PharmaLobby
- 📫 邮箱:pharma.lobby.podcast@gmail.com
- 匿名树洞提问入口:xhslink.com
📍小宇宙 / Apple Podcast / Spotify 搜索《药厂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