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速學習(Ultralearning)是一種「自我導向且高度集中」的技能與知識獲取策略。其核心思想是,透過「深層、專注的學習活動,將學習壓縮到最短的時間內」,從而迅速掌握困難的技能。這不同於傳統教育模式,強調學習者主動掌控學習過程,挑戰自我極限。
Scott Young本人是超速學習的典範。他曾在一年內自學完成MIT電腦科學課程並通過期末考試,三個月內學會中文,並在一年內學會了四種語言。他的經驗證明了這種方法的可行性與高效性。
「超速學習」的目標是「快速精通某項特定技能」,而非尋求「輕鬆快捷」的學習途徑。這是一種「艱苦而快速」的方法,旨在達到「合理熟練」的程度。
超速學習的九大原則:
Scott Young在《超速學習》一書中提出了九項核心原則,指導學習者如何進行高效的超速學習:
1. 元學習 (Metalearning) – 先繪製地圖 這是學習開始前最重要的一步。元學習是指在深入學習一個領域之前,先研究並「弄清楚學習該主題或技能最有效的方法」。這包括:
「如果你想在美國徒步旅行,那需要規劃。你需要知道你要走的路線,是否有足夠的食物,並為可能發生的問題制定應急計畫。掌握一門新學科就像一次長途徒步旅行,我們需要…」
2. 專注 (Focus) – 磨利你的刀 為了高效學習,需要培養深度專注和心流狀態,管理三大干擾:
3. 直接性 (Directness) – 直走 「透過實際操作你要精通的事情來學習。」避免用方便的替代方案取代親身實踐。知識如果「不在你的腦海中,就無法用來解決問題」。這意味著學習應該盡可能在未來應用知識的實際場景中進行。
4. 鑽研 (Drill) – 攻擊你的弱點 「將複雜的技能分解為組成部分,然後毫不留情地改進你的弱點。」掌握各個組成部分,然後將它們重新組合。這是一個循環過程:先進行直接練習,然後識別弱點,花時間透過針對性鑽研來糾正,然後再回到直接練習。
「我們首先在實踐中發現弱點,也許我們的詞彙量在對話中拖後腿,或者我們對Python基礎知識的掌握如此薄弱,以至於嚴重影響了我們的程式碼專案。接下來,我們將弱點隔離,並進行針對性練習,使其達到與我們其他研究相同的水平。」
5. 檢索 (Retrieval) – 透過測試學習 「利用測試過程來學習更多。」即使在自信之前也要進行自我測試,並強迫自己回憶資訊,而非僅僅複習。主動回憶資訊和技能被證明是「加強和鞏固所學知識到長期記憶中最重要的策略之一」。教學也是一種強大的檢索方式。
6. 回饋 (Feedback) – 別躲避衝擊 「拋開你的自尊心,尋找你能找到的最嚴厲的回饋。」從混亂中提取有用的訊號,並關注回饋所強調你需要學習的內容。最有價值的回饋是「糾正性回饋」,它能幫助你專注於最需要改進的領域。
7. 留存 (Retention) – 別往漏桶裡裝水 「留意並理解你經常忘記的內容,並採取措施解決。」學習如何長期記住事物,而非只記住一時。利用間隔重複系統(SRS)或閃卡是有效保持知識的方法,這對於超速學習者來說至關重要。
8. 直覺 (Intuition) – 先深挖,再建立 「透過練習來培養直觀理解。」真正的專家不僅僅是記憶事物,他們深入沉浸在一個主題中,形成對事物如何運作的心智模型。精通來自於對每個組成部分、它們如何相互關聯以及整體圖景的深刻理解。這涉及理解基本原理,而非僅僅記憶技巧。
「很多人將直覺妖魔化為偏見和成見的集合,有時確實如此,但它也是我們對世界知識和觀察的總和,凝練成一種感覺。它是能夠穿透噪音,在如此多的資訊面前做出強有力主張的能力,這些資訊是任何人都無法有意識地處理的。」
9. 實驗 (Experimentation) – 探索舒適區外 「不要忽略一個事實,你不能透過沿襲他人的路徑成為你主題的真正大師。」嘗試新方法來完善和優化你的學習過程,探索他人尚未想像到的可能性。實驗不僅讓學習更有趣,還能顯著提升學習效果,幫助你達到前沿水平。
「一旦你對自己所做的事情非常擅長,實驗就能讓你的學習達到前沿。」
超速學習的應用與成果
Scott Young的學習哲學體現在他眾多的個人學習專案中:
這些例子都強調了超速學習的核心理念:「你做出關於你想學什麼的決定,然後進行集中的學習活動,這會將你推向極限,並將你的學習壓縮到最短的時間。」
超速學習的挑戰與建議
雖然超速學習非常有效,但它並非「一蹴可幾」:
總結
《超速學習》為任何想要快速掌握新技能或知識的人提供了一個強大且實用的框架。它鼓勵學習者自我導向,深層次地鑽研,並透過實踐、回饋和實驗來加速學習曲線。透過這些原則,任何人都有潛力在比傳統方法更短的時間內,取得令人驚訝的學習成就,無論是學一門新語言、掌握一項複雜技能,還是自學一個大學學位。
「超速學習」的承諾是:「掌握學習困難事物的藝術,它會讓你受益匪淺。」